2.1 程序设计设计方法和风格


“清晰第一、效率第二”已成为当今主导的程序设计风格。

 

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需注意:
1
、源程序文档化; 

2、数据说明的方法; 

3、语句的结构; 

4、输入和输出


注释分序言性注释功能性注释。  语句结构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2.2 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四条原则是:

 

1、自顶向下;

 

2、逐步求精;

 

3、模块化;

 

4、限制使用goto语句。


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1
顺序结构:一种简单的程序设计,最基本、最常用的结构;
2
选择结构:又称分支结构,包括简单选择和多分支选择结构,可根据条件,判断应该选择哪一条分支来执行相应的语句序列;
3
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可根据给定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复执行某一相同或类似的程序段。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特点:只有一个入口和出口


2.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首次提出以60年代末挪威奥斯陆大学和挪威计算机中心研制的SIMULA语言为标志。
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
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

 

2)稳定性好;

 

3)可重用性好;

 

4)易于开发大型软件产品;

 

5)可维护性好。


对象是面向对象方法中最基本的概念,可以用来表示客观世界中的任何实体,对象是实体的抽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对象是由数据的容许的操作组成的封装体,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由一组表示其静态特征的属性和它可执行的一组操作组成。
属性即对象所包含的信息,它在设计对象时确定,一般只能通过执行对象的操作来改变。

 

操作描述了对象执行的功能,是对象的动态属性,操作也称为方法服务。


对象的基本特点:
1标识惟一性

 

2分类性

 

3多态性

 

4封装性

 

5模块独立性好


是指具有共同属性、共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类是关于对象性质的描述。类是对象的抽象,对象是其对应类的一个实例
消息是一个实例与另一个实例之间传递的信息。对象间的通信靠消息传递。它请求对象执行某一处理或回答某一要求的信息,它统一了数据流和控制流。
消息的组成包括:

 

1)接收消息的对象的名称;

 

2)消息标识符,也称消息名;

 

3)零个或多个参数。


继承使用已有的类定义作为基础建立新类的定义技术,广义指能够直接获得已有的性质和特征,而不必重复定义他们。

 

继承具有传递性,一个类实际上继承了他上层的全部基类的特性。


继承分单继承和多重继承。单继承指一个类只允许有一个父类,即类等级为树形结构;多重继承指一个类允许有多个父类。


多态性是指同样的消息被不同的对象接受时可导致完全不同的行动的现象